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政务资讯 > 他山之石

南昌市红谷滩区:云网为基 安全为先 应用为擎 数字政府建设跑出“加速度”

来源:江西政务服务资讯 发布时间:2023-08-01 10:54 访问量:

“1030个事项免证办理,零跑动事项占比97.07%,33个事项实现秒批秒办,全省首台“小赣事”数字人政务自助终端上岗服务……”。2023年以来,红谷滩区持续深化数字政府建设,着力强根基、深应用、保安全,奋力提升政务服务“一网通办”、公共数据“一网共享”、政府运行“一网协同”能力,为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更多“政”“数”动能。

强根基,夯实数字政府基础底座

深耕“云网数”基础,不断提升数据供给能力,让政务服务乘“云”而上、因“数”而起。

一是实现数据上“云”。依托全市统一“政务云”,实现信息化项目集约化管理,避免了分散重复建设的投资浪费;依托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,编制基于云服务的信息资源目录,实现数据动态更新,让数据标准化、可共享交换。截至目前,累计注册数据资源目录506个,挂接资源4256条,调用接口1711528次,订阅数据资源1679条,被订阅数据资源1678条。

二是实现“一网通办”。依托市四级一体化平台,完成区、镇、村三级7769项政务服务事项的标准化建设,并同步更新政务服务网分厅、赣服通分厅等网上平台事项要素,确保线上线下数据同源。截至目前,区本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100%,全程网办率达到97%,零跑动事项占比97.07%,一次办事项占比99.85%,事项电子证照关联率达到81.94%。

三是实现网路贯通。全面完成区、镇、村三级254条政务网线路的铺设,做到横向到边——覆盖每个部门,纵向到底——覆盖各社区(村),有效支撑跨部门、跨层级、跨区域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,搭建上下贯通、横向联通、泛在可及的电子政务“一张网”。

深应用,着力丰富数字化创新场景

以数据应用为引擎,坚持探索创新,加快推动以“数字底座”为基础的创新场景用。

一是着力推进大数据创新应用。强化数据共享能力,汇聚全区电子证照数据133896条,打造全大厅免证办理模式,推动“免证办”从区本级向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延伸。推出全国首台政务“数字人”小赣事自助一体机,将数字人技术与政务服务自助服务终端硬件有效融合,实现自助服务大厅24小时无人智能值守。上线“红谷智小二”,整合390项常用政务事项,提供“保姆式”一对一贴心辅导,开启智能帮办代办新模式。

二是着力推进数字机关建设。依托“赣政通”平台,推行政务服务“前店后厂”模式,实现政务服务线上全流程闭环办理,初步形成“赣服通”前端受理、“赣政通”后端办理的“前店后厂”政务服务新模式。截至目前,“赣政通”红谷滩区分厅用户注册率达到100%,日均活跃率达到86%,上线内跑事项5个、特色应用2个;“赣服通”红谷滩区分厅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查询办理率达到100%。

三是着力推进应用场景挖掘。以应用场景需求为导向,发布数字政府应用场景供需清单,引导信息化领域优质企业,在数字基础设施提质、传统产业赋智、数字社会治理等各方面,提供新产品、开发新技术。2023年4月,已发布第一批红谷滩区数字技术应用机会清单和产品清单,包含场景建设需求1项,数字产品、技术、解决方案15项,涉及政务服务、医疗健康、数字乡村、教育就业等多领域。

保安全,筑牢数据通道“防火墙”

以预为先,以制筑防,着力提升安全监测、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,切实筑牢网络安全坚实屏障。

一是强化硬件建设。通过购买上网行为管理、流量检测、日志审计等安全设备,完成中心机房网络环境升级改造及二级等保测评,实现内外网的物理隔离和政务网上运行系统迁移工作,全面提升全区网络安全保护能力和水平。

二是强化保障体系。成立了网络安全工作小组,先后制定了《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》、《网络安全责任追究制度》、《机房及设备管理制度》等相关制度,组建了一支专业运维团队,提供工作时间在岗,下班时间在线的24小时技术服务保障。

三是强化常态排查。2023年以来,累计开展机房巡检142次,对管辖机房漏洞发现情况、类型分析、修复结果、工作开展等月度情况进行梳理,目前已形成全区信息安全月报6期。每日对全区终端开展不良行为检测,对检测到情况进行阻断,并对当月不良行为排名前五的单位点对点发送整改通报,有效规范网络行为,维护网络秩序,净化网络环境。


相关文档:
相关附件: